工程名稱:臨清市碧水污水處理廠一期升級改造及再生水回用工程
工程規模:一期升級改造工程30000m3/d,再生水回用工程規模60000m3/d,再生水回用量30000m3/d。
出水水質:出水執行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18918-2002)中的一級A標準。
主體工藝:一期改造工程將原百樂克生化池改造為A2/O生化池,采用“厭氧+缺氧+好氧”的形式;深度處理及再生水回用工程采用“絮凝沉淀+過濾+二氧化氯消毒+回用水供水泵房”工藝。
主要設計特點:
(1)一期改造工程:在原百樂克生化池中好氧區中增加隔墻,將原生化池分為厭氧、缺氧、好氧三段。在原厭氧區增加隔墻采用分格設計,建成獨立的多個完全混合池,單池中增加雙曲面攪拌機,各池串聯使整個流程的流態為推流式,兼有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的優點。新建缺氧區采用循環流形式,能有效提高抗沖擊負荷,并能提高對污水的調節和均質,反硝化脫氮效果明顯。好氧區采用原有懸掛曝氣鏈,氧轉移率較高。
(2)絮凝沉淀:采用“機械絮凝+平流沉淀”,機械絮凝能夠有效抗水量波動,并且不易滋生生物膜,能適應水量、水質、水溫的變化,能耗、藥耗也比較低。平流沉淀池抗沖擊能力強,沉淀效果較好,便于合建及擴建。
(3)過濾:采用氣水反沖洗均粒濾料濾池。主要特點是濾料粒徑更均勻、粒徑更粗、濾層厚度更大,這樣具有更強的截污能力,保證了出水水質,延長了過濾周期,節約沖洗水量。由于濾料、沖洗方式的改變,采用先氣沖、再用氣、水聯合沖洗,最后在微膨脹條件下的單獨水沖洗,保證了濾料中截留的污物容易被剝離濾料,繼而被充分清除,再輔以表面掃洗的形式可使沖洗廢水有效排除,另外恒水位恒速過濾以及穩定的反沖洗全過程的自動化控制,更使濾池體現出技術的先進性。
本工程建成后,對促進海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,節約水資源,促進經濟良性發展,對于城區的經濟發展和保障居民生活,促進社會安定都具有重要的意義。